杨角风谈《走向共和》第80期:
我们接上期继续谈清朝的灭亡…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清朝的灭亡,原因太多了,之前我也讲到了几点,包括朝廷的财力、兵力、人心等。
可以看出,辛亥革命时的清廷,早已经伤痕累累,要钱没钱,要兵没兵,关键还失去了人心。老百姓不愿意当兵,士绅不愿意掏钱,军官不愿意镇压,情况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清廷想不玩完也难。
扯了这么多,今天要讲讲革命党了,来谈谈,声势浩大、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都推翻不了的清朝,为什么几个革命党人却做到了?
一、
做任何事情都要顺天而行,而不能逆天行事,所谓的天,其实就是禁锢在人们脑海中的某种观念,比如皇权。
如果仔细研究中国历史,会发现,封建社会其实就两个朝代,秦始皇统一六国,建立大秦帝国,汉取代之,从这之后一直到南宋灭亡,都是禅让过度的。
比如汉献帝刘协禅让给魏文帝曹丕、魏元帝曹奂禅让给晋武帝司马炎、司马德文又禅让给宋武帝刘裕,一直到周恭帝柴宗训禅让给宋太祖赵匡胤,再到宋朝灭亡。
其实他们之所以要这样做,就是为了告诉全天下的人,朕才是正统,是上天认证的皇帝,其他的都是冒牌货。这样做的好处就是,老百姓认可你这个皇帝,同时也清楚地知道,自己是当不了皇帝的。
虽然历史书上说是元取代了宋,成为中国第一个外族统治中原的王朝,其实说白了就是亡国了。这倒也给朱元璋出了一道难题,自己当皇帝的权威性该怎么保证呢,总不能告诉大家自己是造反得来的吧?
所以,朱元璋登基的时候一改常态,不再讲自己是布衣出身,驱逐胡虏了,而成了这样:
等于把蒙古人统治的合规性也一并给了,兜兜转转一圈后,又回到了自己头上!
二、
其实就两招,听话地给胡萝卜吃,不听话的给大棒吃,毕竟当初入关的时候就是打着"消灭李自成,为崇祯报仇"的理由来的。
前期的时候到处招降明朝官员,等到后期坐稳了江山,又弄出一本《贰臣传》来抨击这些投降的将领。一边"留发不留头,留头不留发",以及文字狱来消除异己,一边尊孔教,厚待明陵,还多次前往泰山祭天。
总而言之一句话,就是让人们从骨子里相信,清朝皇帝是正统,凡是有违背这条理论的行为或个人,都属于谋逆。
所以,太平天国起来之后,虽然也是人数众多,军队众多,但全国对其舆论却不咋好。尤其是那些士绅或者地主阶级一层,说洪秀全的军队是"洪逆",说石达开的军队是"石逆",他们的人民也成了"长毛贼",成了"发匪"。
还是那句话,大清的子民普遍对太平军没什么好感,尤其是各地的士绅及地主一级。毕竟毛子一来,丢命又丢财,不如花钱投资各地的地方武装,共同剿灭发匪。
所以,纵使太平军鼎盛时期全加起来超过了百万军队,但终归是另类。毕竟拜上帝教是歪门邪道,走不上正道,被人们所不容,纵横十多年,终归灭亡。
但到了武昌起义的时候,情况完全变了,因为国内的舆论变了,他们也不再是"山贼草寇",也不再是匪。就算是再保守,再顽固的保皇派,他们也不会给这些人的行为定性为"大逆不道",而且这条理由也根本行不通了。
三、
一不小心又扯多了,看来后面还得花一期继续讲清朝的灭亡……
总之,武昌起义的时候,每个革命党人都铭记孙中山在同盟会上提出的口号:
十六个字,朗朗上口,尤其是民国二字,人民的国家,只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有权管理国家,而不再是上天指令谁的江山。
如果普通老百姓也听不懂,那就看最后四个字,平均地权,跟《天朝田亩制度》意思是一样的,但不同的地方在于,实现了前十二个字,后四个字也是能实现的。
只不过因为袁大头窃取了胜利果实,导致我们的共和又革命了几十年才最终完成……
我叫杨角风,我们讲的并非《走向共和》,而是这段沉重的历史,以及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,第78期到此结束,下期更精彩,喜欢就请关注吧!
在剿灭太平天国的运动中,这类人是有钱出钱,有人出人,甚至亲自出马拉队伍,一起对抗太平军。但等到了辛亥革命时,这些人不仅不会组织地方武装对抗起义,甚至还附和加入到起义军。
为什么前后也就几十年的时间,情况就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?
主要原因还是人们见识到了市面,这段时间又被洋人欺负得厉害,实在是对清廷失望透顶。再加上庚子之变时,东南互保的签订,也让各地方大员们,有了不满朝廷的具体举动。
更重要的是清廷晚期的变法,彻底毁了"皇权"这个强大的号召力。因为你自己都承认了,这种体制是无法适应时代的潮流,从上到下都得变,既然要变,那就变得快一些吧。
当然,清廷的变法是不变会慢死,变了会早死,因为旧的基本盘已经崩了,新的盘子又没建好。
其他的变法项目倒是不重要,关键是教育这里改革了,变成了创办新学堂、鼓励留学和改革科举制度。人一旦受了教育,那境界立马就不一样了,所以新式学堂成了革命者的摇篮。那些留洋的学生跑到海外见识到了市面,回国不投身建设大清事业,转而加入了革命党。
这种情况压根就无解啊,凡是有点文化,有点见识的人,要么去当掌权者,要么就跑到革命者的怀抱去了,
四、
虽说辛亥革命的时候,大清还有二十万八旗军,其中十万驻扎在京城附近,十万驻扎在各地方。但武昌起义一爆发,大都立马投降了,福州的将军朴寿不肯投降,还点兵要决一死战。等革命军真打到了满城,只放了一枪,八旗兵就全都跑光了,就剩他一个光杆了。
还有一些地方的八旗军,朝廷拖欠的兵饷都有半年之久,比如四川,革命军支付了拖欠的兵饷,不费一枪一弹,自动缴械回家抱老婆去了。
绿营兵就更不用提了,而且他们根本就无法跟革命军相比,实力相差悬殊,那么清廷练的其他新军呢,都去干嘛了?
要知道晚清练兵,中下级军官大都是出国洋,留过学的,就算再不济,怎么着也得到日本溜达一圈吧?这些人只要在海外溜达一圈,多多少少会受到革命思想的熏染,回来后,清廷练的新军自然而然就有了革命的想法。
历史发展到20世纪,中国终于出现了"革命"这个词汇。要知道之前都是用"造反"、"暴乱"、"运动"、"起义"等等,后来开始有了"革命"这个词,啥意思?
性质不同,之前所有的起义也好,暴乱也好,造反也好,都一个目的,就像陈胜吴广讲得那样:
他们不是建立一个没有王侯将相的世界,而是要推倒他们,然后自己去当王侯将相!
五、
造反也是需要组织的,没听说一个人就敢举着菜刀要造反的,往往是一群人聚在一起,共同推举个首领,然后才造反。革命也一样,没有革命纲领,那连暴乱都谈不上,就跟某美丽国最亮丽的风景线一样,当然他们也是有头目的。
中国革命,最早的时候,有三个专门造反的帮会,分别是兴中会、华兴会、光复会!如果你跟我讲,金庸小说里不是还有个天地会吗,难道他们不造反?
过去造反的人,需要抱团取暖的,信弥勒佛,白莲圣母,甚至耶和华,其实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教会能给口饭吃。随后各种组织,各种教,各种会就出现了,比如白莲教,比如明教,比如拜上帝教。
这些个教会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主张,有些纯粹是为了造反而造反,比如白莲教,宋朝的时候就有了。它是一路反下来,反宋、反元、反明、反清,总之,只要是朝廷,它就反!
他们不是为了执政而反,完全是为了反而反,即使跟李自成似的提出个"迎闯王、不纳粮"的口号。到头来跟洪秀全的《天朝田亩制度》一样,只能当做学生们的必考知识点,其实没个卵用。
太平天国亡了之后,又出来另外一种类型的帮会,比如青帮、洪门、哥老会三大著名帮会,说出来大家可能不知道,朱总司令就是出自于哥老会。
再后来才有的兴中会、华兴会、光复会等,他们一开始也是存在幻想的,希望朝廷能改良。比如谭嗣同其实就是革命党,曾经撺掇哥老会跟着一起造反,后来戊戌变法开始后竟然产生了一丝幻想。
郭先生和狼动画,东郭这个问题很多朋友还不知道,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
比亚迪韩冰:智能驾驶是辅助不是替代安全是第一要务
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对于促进社会化就业、更好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、服
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在招待会上致辞 主办方供图中新网东京6月16日电(
01、五个女博士被罚,网友:大快人心时隔一个月,因电梯广告被立案调查
X 关闭
X 关闭